机构负责人

实验室主任姜孝谟教授,国家引进领军人才,辽宁省兴辽领军人才,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范德堡大学博士后。曾任职美国通用电气全球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远程监测中心人工智能(AI)算法资深研究员、技术总监、高级经理;美国Mohawk公司AI算法部高级经理。20193月回国任职新奥集团数能科技公司AI副总裁、经营决策委员会委员,兼任新奥集团数字研究院中国院长。201910月通过国家人才引进,加入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大连理工-上海电气风电联合AI研发中心。在结构、机械及能源系统的远程监测、故障诊断、预测维护、大数据分析、智能建模、数字孪生、能源物联网,以及可靠性评估等多学科领域有近20年研发经验;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被引用3000多次。2015-2020年连续入选中国爱思维尔(Elsevier)科技部评选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机械工程) ,是该学科全球唯一一位入选的工业界华人学者。合作出版英文专著1部,英文章节5篇;获得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等国际发明技术专利10多项。曾是大连理工大学海天学者、特聘教授、引智海外专家、大连理工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的特聘海外专家;同济大学的光华访问教授、引智学者;湖南大学特聘教授。现任《ASME-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 Analysis》等3个国际学术期刊编委,美国ASME模型验证委员会委员,美国注册土木工程师;担任30余家国际学术期刊及数十家国际学术会议的评委,并多次受邀担任不同国际会议的副主编、编委或技术指导。


郝鹏

   郝鹏教授是运载工程学部与力学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019),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在本实验室负责结构优化设计方向。美国航空航天学会Senior Member、国际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学会Member、波兰国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辽宁省力学学会理事、40余个SCI期刊审稿人。2013年博士毕业,2015年破格晋升副教授(当批全校6人),2018年破格晋升教授(当批全校2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建立了结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的系列先进方法,应用于国之重器——系列新一代航天装备研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主持装备预研-教育部青年人才项目、首批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973项目子专题、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CALT创新基金等,参加基础加强项目、重大专项、青年973项目等重大项目。发表SCI论文60余篇(一作/通讯45篇),H-index为26,包括AIAA J.(航空航天领域顶级期刊)、Comput. Method Appl. M.(计算力学领域顶级期刊)、Compos. Struct.、Int. J. Solids Struct.等。多次受邀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作Keynote Lecture。授权国际发明专利6项(美国1项、欧盟1项、日本4项)、国家发明专利20项。相关成果被美国三院院士哈佛大学J.W. Hutchinson教授等著名学者正面引用。部分研究成果被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大连电视台、新商报等媒体报道。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当批中国力学学会共5人)、兴辽英才-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星海优青计划、星海骨干计划(结题优秀),曾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三完成人)、Outstanding Young Scientist Award(CJK-OSM7)、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钱令希力学奖青年教师一等奖、大连市专利奖一等奖、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大连市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学部教学竞赛一等奖。


毕祥军

   毕祥军是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本实验室负责工业装备系统和核心部件的试验仿真方向。长期从事工业装备结构力学实验技术研究,在海洋石油平台冰激结构振动现场监测、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结构高精度加载与测量方面做过大量实际工作,具有丰富经验;在多点液压加载控制系统软件开发、大规模结构实验测量与监测的系统规划与实施方面做过多年具体工作,拥有大型结构实验设计及组织实施的能力;参与并负责多项实验室设备规划与论证,具备对实验室技术开发的管理组织能力。近5年,参加了包括973、863、国家重大专项,以及国防基础科研等8项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负责其中的实验设计以及组织实施;主持项目1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