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及互访
联系我们
电话:0411-84706810
邮编:116024
联系邮箱:songxx@dlut.edu.cn
联系信息:大连市高新区凌工路2号,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A313
香港科技大学杨经伦教授和韩伟助理教授一行来访环境学院
发表时间:2020-12-17 点击次数:

应我院杨凤林教授和董应超教授的邀请,香港科技大学杨经伦教授(Prof. King Lun YEUNG)和韩伟助理教授一行于2018529-2018602日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20180530日上午,杨经伦教授在研究生教育大楼406室,为环境学院博士班同学讲授了题目为“Success in Publishing”的专题报告,同时吸引了相关领域的其他同学前来旁听,报告就科研论文重要性、如何撰写、如何投稿等问题,杨教授站在国际期刊主编的角度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20180530日下午,杨经伦教授和韩伟助理教授一行参观了我院的工程项目--夏家河污水处理厂,夏家河污水处理厂是我院杨凤林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内第一个基于SNAD-MBBR工艺处理污泥消化液的实际工程。SNAD技术是一项高效、节能、环保的新型生物脱氮技术,该技术使厌氧氨氧化技术在污水脱氮领域的应用变得更为广泛。杨经伦教授和韩伟助理教授表现了对该技术浓厚的兴趣,与现场工程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充分肯定了SNAD-MBBR工艺的发展前景。

2018531日,在环境学院201会议室,杨经伦教授作了主题为Catalytic and Non‐catalytic Approaches for Control of Malodor的学术报告。报告中杨经伦教授重点向大家介绍了催化技术和非催化技术(生物技术)在恶臭气体污染物治理中的重要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整个报告过程精彩纷呈,杨经伦教授师生进行了有效地互动问答。随后杨经伦教授一行参观了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和学院公共仪器和研究平台。

杨经伦教授一行的来访进一步加深了我校环境学院与香港科技大学工程学院的合作交流



备注我国目前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环境压力,作为新兴的污染控制技术,膜技术及环境纳米材料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杨经伦教授团队长期探索无机膜材料及环境纳米材料在能源环境及人类健康等领域的应用积累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

杨经伦教授(Prof. King Lun YEUNG),香港科技大学化学及生物工程学系教授、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学部教授、工学院副院长,国际知名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共同主编。多个国际会议的共同主席,国际无机膜会议和国际膜催化会议国际科学委员会委员。他同时也是香港科技大学-捷和实业有限公司创新环境健康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香港科技大学环境实验所-西班牙阿拉贡纳米科学研究所-先进显微实验室环境联合实验室主任、法国-香港科技大学创新科技中枢园主任、香港科技大学环境实验所副主任、香港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副主任。杨教授于1993年自美国圣母大学化学工程系取得化学工程博士学位,他的研究特别强调从分子水平上合理设计和工程化膜材料及功能纳米材料,并探索其在能源、环境和人类健康等领域的应用。迄今为止已经发表超过200SCI论文和邀请综述论文(引用7800余次,H-index56);多次被邀请在国际会议上作大会报告(Plenary Lecture)和主题报告(Keynote Lecture),邀请报告40余次;拥有20项发明,获30余项多国专利授权,其中的10余项转让给包括威立雅环境(法国)和熊津豪威(韩国)在内的多家公司并成功商业化。他领导的研究团队及项目先后荣获CASA/SME 2001“大学领先奖、谷歌X实验室探月计划、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等。他是英国工程与自然科学研究理事会、欧盟科学研究委员会第六/第七框架项目、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美国小型石油企业基金等的评审人。

韩伟,香港科技大学研究助理教授2001年获得北京科技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学士学位,2008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随后在香港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及生物分子工程学系开展博士后研究,2014年晋升为研究助理教授。现为香港科技大学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学部研究助理教授、香港科技大学-捷和实业有限公司创新环境健康技术联合实验室副主任、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广州)/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多孔材料和膜材料的研究,并探索它们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已发表SCI论文3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2章,邀请综述2篇;拥有8项发明(共申请20项各国专利,其中9项已授权),其中2项发明以技术转让的形式由香港、台湾和韩国公司商业化,1项发明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主持基金8项。